時間:2020-04-15 16:03
大
中
小
來源: 長治市屯留區統計局
長治市屯留區統計局
(2020年4月15日)
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,也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。一年來,全區上下在區委、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,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以高質量務實發展為抓手,科學統籌穩增長、促改革、調結構、惠民生、防風險、保穩定,狠抓轉型升級,聚焦目標重點,全區經濟總量進一步擴大,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,各項社會事業繁榮發展,綜合實力邁上新臺階。
一、綜 合
初步核算,全年全區地區生產總值1330059萬元,比上年增長7.1%。其中,第一產業增加值67499萬元,下降0.1%,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.08%;第二產業增加值897554萬元,增長6.2%,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67.48%;第三產業增加值365006萬元,增長10.7%,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7.44%。第三產業中,交通運輸、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40533萬元,下降3.4%;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30331萬元,增長6.3%;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2977萬元,增長4.1%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8545元,增長6.9%。
二、農 業
全年生豬存欄48537頭,出欄93896頭;牛存欄5194頭,出欄4338頭;羊存欄71840只,出欄101673只;家禽存欄1025463只,出欄927454只。
全年肉類總產量11476.56噸。其中,豬牛羊肉9879.43噸。全年禽蛋產量11800噸。
全年農用化肥施用量(折純)22280噸,農用塑料薄膜使用量158.9噸,農村用電量9993.1萬千瓦時,農用柴油使用量2510.9噸,農藥使用量99.2噸。
三、工業和建筑業
2019年末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5家。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6.02%。其中,輕工業增加值增長8.89%;重工業增加值增長5.83%。工業產品銷售率93.59%,下降0.77%。
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原煤產量1151.7萬噸,下降1.24%;洗精煤669.63萬噸,增長38.16%;焦炭155.4萬噸,下降13.9%。
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583000萬元,下降5.7%;實現利稅166787萬元,下降42.8%;實現利潤42152萬元,下降69.57%。
全年全區建筑業實現總產值297904萬元,比上年增長12.96%。具有建筑業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業企業實現營業利潤7322萬元,增長56.8%。
四、固定資產投資
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81951萬元,增長7.5%。其中,國有及國有控股投資完成305593萬元,增長10.4%;非國有投資完成276358萬元,增長4.6%。
分產業看,第一產業投資完成8176萬元,增長36.4%;第二產業投資完成318720萬元,下降9%;第三產業投資完成255055萬元,增長38%。
全年全區在建固定資產投資項目143個,億元以上投資項目37個,其中,房地產項目16個,全年全區在建固定資產計劃總投資3032067萬元,本年完成投資581951萬元。
全年全區房地產開發投資129632萬元,比上年增長99.9%。其中,住宅投資105313萬元,增長108.6%。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積89181平方米,比上年末減少95104平方米。年末商品住宅待售面積50872平方米,比上年末減少98499平方米。
五、能源、交通、郵電和旅游
全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能源消費量191.37萬噸標準煤,同比下降9.04%;原煤全年累計消費量為1005.68萬噸,同比增長19.02%;洗精煤全年累計消費量為203.05萬噸,同比下降17.7%。
年末全區公路通車里程1024.441公里,其中,國省干線公路189.505公里(其中:高速公路63.605公里、國道公路93.248公里、省道公路32.652公里),農村公路834.936公里(其中:縣道111.278公里、鄉道332.445公里、村道391.213公里)。
全年全區完成郵電業務總量(不變價)1200.41萬元,郵政業務收入1654.29萬元;郵政單程長度170公里,農村投遞線路單程長度1200公里。
全年全區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數423人,接待國內旅游者人數535.43萬人次,分別增長6.02%和8.55%;旅游外匯收入23.79萬美元,增長6.02%。國內旅游收入55.65億元,增長16.03%;旅游總收入55.65億元,增長16.01%。
六、貿 易
全年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2920.7萬元,增長8.6%。其中,城鎮消費品零售額88424.6萬元,增長8.3%;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14496.1萬元,增長8.8%。
全年全區批發零售業完成商品銷售額377060.5萬元,增長7.7%;住宿餐飲業完成營業額20318.9萬元,增長7.5%。
七、財政和金融
全年區級財政總收入完成337247萬元,增長4.77%;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0079萬元,增長11.47%。地方財政收入139790萬元,增長9.85%。其中,稅務部門完成125543萬元,增長8.21%;財政部門完成14247萬元,增長26.78%。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支出206386萬元,增長19.96%。其中,教育、醫療衛生、社會保障和就業、住房保障、公共交通運輸、節能環保、城鄉社區事務等民生支出137305萬元,增長36.12%,民生支出占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66.53%。
年末全區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124743萬元,比年初增加143951萬元。其中,住戶存款898786萬元,比年初增加70555萬元;非金融企業存款132028萬元,比年初增加48255萬元。各項貸款余額560305萬元,比年初增加63509萬元。其中,住戶貸款245901萬元,比年初增加46346萬元;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314405萬元,比年初增加17162萬元。
八、教育科學和技術
全區完全中學1所、高級中學1所、職業中學1所、普通初中8所(其中:含民辦1所)、九年一貫制學校1所、十二年一貫制學校1所、普通小學100所(含67個教學點)、獨立設置幼兒園96所(其中民辦幼兒園52所、企辦幼兒園1所)。全區中小學有教職工2684人,其中專任教師2328人。全區在校普通高中生3442人;職中1415人;普通初中在校生8392人(其中:寄宿生5597人),小學在校生19173人(其中:寄宿生6001人);在園幼兒8710人(其中民辦幼兒園人數3903人,普惠性民辦幼兒園864人,企辦幼兒園人數572人)。其他教育單位教職工數145人,其中教育科技局機關83人,電教館25人,教師進修校33人,青少年活動中心4人。
2019年高考二本及以上達線人數813人。
年末全區共有產品質量檢驗機構1個。全年強制檢定計量器具330臺件。
九、文化、衛生和體育
年末全區共有文化館1個,公共圖書館1個,公共圖書館藏書量92160冊,農村書屋實現293個行政村全覆蓋。全區廣播電視臺1座。年末全區接收數字信號用戶達到50000戶。
年末全區共有醫療衛生機構383個。其中,綜合醫院7個、中醫醫院1個、中西醫結合醫院1個、社區衛生服務站1個、婦幼保健機構1個、衛生院17個、村衛生所337個、診所18個。全區病床位1028張。衛生技術人員844人,其中,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436人,注冊護士408人。
全區成立各類體育協會3個(含俱樂部),基層健身輔導站13個,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293人。全年共參加區級以上活動比賽32次,獲得各類獎項30個。其中,省級12個,區級18個。
十、人口、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
據2019年人口抽樣調查,年末全區總人口為274245人,比上年末增加516人。性別比(女=100)為104.63。城鎮化率44.44%,比上年增加1.54個百分點。全年全區出生人口2323人,人口出生率為8.48‰,死亡率為6.60‰,自然增長率為1.88‰。
全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56元,比上年增長9.6%;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560元,比上年增長7.4%。
全區年末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居民858人,全年累計發放城市低保資金592.86萬元;享受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6104人,累計發放農村低保資金2618.23萬元。年末全區共有敬老院3所,床位238張,入住96人;光榮院1所,床位15張,入住5人。
全區年末參加基本醫療保險242894人,其中,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18400人,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224494人。
十一、城市建設、資源
全年全區二級及二級以上良好天數218天,其中一級天數44天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4.96。
全年全區主城區實際集中供熱面積266.7萬平方米,城市集中供熱率達95%。天然氣用戶1.97萬戶,城市氣化率99%。全年全區城市供水量198萬噸,人均日用水量120升。全區污水處理能力2萬噸/日,污水處理率96%。全區生活垃圾清運量2.833萬噸。
全年全區建成區綠化面積289.23萬平方米,公園5座。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、綠地率分別達到46.13%和41.31%。
全年全區生產經營性事故死亡人數12人,億元地區生產總值安全事故死亡率為0.09人/億元。
公報注釋:
1.本公報部分數據為初步統計數據。
2.本公報部分數據由相關部門提供。
3.地區生產總值、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,增長速度按不變價格計算。
4.除注明外,所有增長或下降速度均為同上年相比較。
5.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,存在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