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政府網  |   山西省政府  |   長治市政府 今天是

熱點查詢:長治屯留旅游老爺山

當前位置:首頁 > 屯留概況 > 社會經濟

長治市屯留區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

 時間:2019-08-01 10:28       大    中    小      來源: 長治市屯留區統計局

  2018年,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,全區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精神,著力在高質量發展區域經濟、建設美好家園、保障改善民生、推進改革創新上下功夫,全區經濟轉型發展取得新成效,各項社會事業發展成績顯著,全面脫貧、全面小康邁出了更加堅實的步伐。 

    

   一、   

    

  初步核算,全年全區地區生產總值1280059萬元,比上年增長7.4%。其中,第一產業增加值67325萬元,增長0.2%,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.26%;第二產業增加值919305萬元,增長7.7%,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71.82%;第三產業增加值293429萬元,增長8.6%,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2.92%。第三產業中,交通運輸業、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48631萬元,增長2.1%;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22341萬元,增長3.1%;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5628萬元,增長3.5%。三次產業比例由上年的6.24:70.44:23.32調整為5.26:71.82:22.92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6824元,增長7.1% 

     

  

   二、   

    

  2018年,全區農作物播種面積34317.8公頃。全年糧食種植面積32401.1公頃,其中,夏糧(小麥)種植面積623.7公頃,減少0.83%,秋糧31777.4公頃,減少1.05%;玉米種植面積30845.2公頃,減少0.36%。全年經濟作物播種面積2052.6公頃,其中,蔬菜種植面積1916.7公頃,增長14.73% 

  全年糧食產量236441.2噸,減產9.67%。其中,夏糧3679.5噸,減產4.42%;秋糧232761.7噸,減產9.75%;玉米產量229352噸,減產9.28%。全年蔬菜總產量91140.4噸,增產9.1% 

  

  全年生豬存欄47242頭,出欄94099頭;牛存欄4308頭,出欄4268頭;羊存欄98744只,出欄99156只;家禽存欄93萬只,出欄90萬只。 

  全年肉類總產量11182.73噸,其中,豬牛羊肉9831.71噸。全年禽蛋產量10943噸。 

  全年農用化肥施用量(折純)22940噸,農用塑料薄膜使用量131.01噸,農村用電量8082.33萬千瓦時,農用柴油使用量3840.64噸,農藥使用量90.46噸。 

  全區農林牧漁總產值127168.4萬元,下降0.28%。其中,農業總產值82173.6萬元,下降3.29%;林業產值3268.2萬元,下降3.9%;牧業產值33521.6萬元,增長7.52%;漁業產值605萬元,增長1.85%,;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7600萬元,增長2.01% 

    

  三、工業和建筑業 

    

  年末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5家。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800974萬元,增長8.49%。其中,輕工業增加值26592萬元,增長22.07%;重工業增加值774382萬元,增長9.61%。工業產品銷售率94.97%,下降4.74% 

  

 

  全社會原煤產量1166.19萬噸,下降2.92%;洗精煤469.17萬噸,增長7.49%;焦炭180.46萬噸,下降20.42% 

  

 

  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627061萬元,增長8.38%;實現利稅287285萬元,下降3.34%;實現利潤134741萬元,下降17.92% 

  全年全區建筑業實現總產值263688萬元,比上年增長0.14%。具有建筑業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業企業實現營業利潤4670.2萬元,增長15.7% 

    

  四、固定資產投資 

    

 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41173萬元,增長18.3%。其中,國有及國有控股投資完成276873萬元,增長14.8%;非國有投資完成264300萬元,增長22.2% 

  分產業看,第一產業投資完成5996萬元,增長5.2%;第二產業投資完成350291萬元,增長42%;第三產業投資完成184886萬元,下降9.9% 

  全年全區在建固定資產投資項目100個,其中,億元以上項目49個,房地產項目20個,全年全區在建固定資產計劃總投資279.4億元,本年完成投資54.1億元。 

        

  五、能源、交通、郵電和旅游 

    

  全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能源消費量209.78萬噸標準煤,同比增長6.66%原煤全年累計消費量為844.95萬噸,同比增長16.19%;洗精煤全年累計消費量為246.73噸,同比下降19.8% 

  年末全區公路通車里程990.399公里,其中,國省干線公路189.505公里(其中:高速公路63.605公里、國道公路93.248公里、省道公路32.652公里),農村公路800.894公里(其中:縣道110.104公里、鄉道318.068公里、村道372.722公里)。 

  全年全區完成郵電業務總量(不變價)1047.61萬元,郵政業務收入1462.06萬元;郵政單程長度170公里,農村投遞線路單程長度1200公里。 

  全年全區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數399人,接待國內旅游者人數493.27萬人次,分別增長1%19%;旅游外匯收入22.44萬美元,下降14%。國內旅游收入47.96億元,增長20%;旅游總收入47.98億元,增長19% 

  

六、貿   

    

  全年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6851.5萬元,增長11.1%。其中,城鎮消費品零售額81645.5萬元,增長10.8%;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05206萬元,增長11.3% 

 

    

  全年全區批發零售業完成商品銷售額356112.5萬元,增長7.9%;住宿餐飲業完成營業額18908.9萬元,增長8.1% 

    

  

     七、財政和金融 

    

  全年區級財政總收入完成321895萬元,增長17.87%;地方財政收入127260萬元,增長16.63%。其中,國稅部門完成43228萬元,下降2.35%;地稅部門完成72794萬元,增長39.44%;財政部門完成11238萬元,下降11.07% 

  年末全區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980792萬元,比年初增加80885萬元。其中,住戶存款828231萬元,比年初增加88310萬元;非金融企業存款83773萬元,比年初增加12518萬元。各項貸款余額496797萬元,比年初增加78979萬元。其中,住戶貸款199554萬元,比年初增加39798萬元;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297242萬元,比年初增加39181萬元。 

    

 

    

  八、教育科學和技術 

    

  年末全區各級各類學校共209所。其中,完全中學1所,高級中學一所,職業中學1所,普通初中8所(其中民辦1所),九年一貫制學校1所,十二年一貫制學校1所(民辦),教師進修學校1所,小學102(其中教學點68),獨立設置幼兒園93所(其中民辦幼兒園49所、企辦幼兒園1所)。全區在校學生41640人(其中在園幼兒9364人),教職工(含幼兒園)3410人,其中專任教師2771人,教師進修學校27人,電教館26人,教育科技局89人。 

  2018年高考二本及以上達線人數704人。 

   

  年末全區共有產品質量檢驗機構1個。全區共有法定計量技術機構1個,全年強制檢定計量器具0.3萬臺件。 

    

  九、文化、衛生和體育 

    

  年末全區共有文化館1個,公共圖書館1個,公共圖書館藏書量90160冊,農村書屋實現293個行政村全覆蓋。全區廣播電視臺1座。年末全區接收數字信號用戶達到55000戶。 

  年末全區共有醫療衛生機構387個。其中,綜合醫院6個、中醫醫院1個、中西醫結合醫院1個、社區衛生服務站1個、門診部1個、婦幼保健機構1個,衛生院17個、村衛生所338個、診所21個。全區病床位1070張。衛生技術人員1071人,其中,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406人,注冊護士431人。 

  全區成立鄉鎮體育工作站14個,各類體育協會34(含俱樂部),基層健身輔導站294個,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730人。全年共參加市級以上活動比賽16次,獲得各類獎項36個。其中,國家級5個,省級6個,市級25個。 

    

  十、人口、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 

    

  2018年人口抽樣調查,年末全區總人口為273729人,比上年末增加710人。性別比(女=100)為106.11。城鎮化率42.9%,比上年增加1.24個百分點。全年全區出生人口2474人,人口出生率為9.05‰,死亡率為6.2‰,自然增長率為2.85‰。 

 

  全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09元,比上年增長9.4%;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524元,比上年增長7.1% 

 

  全區年末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濟人數1158人,全年累計發放城區低保資金700.8萬元;享受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6753人,累計發放農村低保資金2186.5萬元。年末全區共有敬老院3所,床位206張,入住95人,光榮院1所,床位40張,入住4人。 

  參加基本醫療保險239694人,其中,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17385人,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222309人。 

    

  公報注釋 : 

  1.本公報部分數據為初步統計數據。 

  2.本公報部分數據由相關部門提供。 

  3.地區生產總值、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,增長速度按不變價格計算。 

  4.除注明外,所有增長或下降速度均為同上年相比較。 

  5.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,存在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。